•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讯
  • 山水
  • 人物
  • 风俗
  • 散文
  • 诗歌
  • 小说
  • 母爱读书
  • 曲苑
  • 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 >> 散文
    读书,我还是喜欢吃“正餐”
    发稿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3-4-26  ‖  查看1048次  ‖  

    读书,我还是喜欢吃“正餐”

     武鹰

        山东大学教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马瑞芳,曾用一个比喻表达了对读书的重视:“中国人讲究‘民以食为天’,如果拿饮食文化来比喻阅读,我认为读书是正餐,看电视和报纸是早餐,网络浏览是快餐。读书的好处是无法用语言表达完全的。开卷皆有益,唯有勤读、多读,置身于书中,才能体会其中的乐趣和奥妙。”

    新媒体时代,数字阅读增长迅猛,虽然有较为快速、及时等优点,其中主要的部分属于“浅阅读”、“碎片化阅读”,存在容易令人产生思维惰性、缺乏系统思考和判断能力等弊端。所以,我非常赞同马瑞芳教授的观点,坚持吃“正餐”,一直喜欢读纸质书,只是把网上浏览作为自己搜集资料的一种手段。读书给我带来的好处多多,如积累了素材、启迪了思维、激发了灵感、丰富了语言,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读书给我带来了精神上的愉悦。在我看来,读书是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美妙的人生体验。

    读书,让我们体验到心灵的安宁。这是一个功利化的社会、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身处社会转型期,很多人的心理失衡,心境不稳定,需要一种方式来抚慰一颗躁动不安的心,而读书就是一种很好的心灵按摩方式。我读书一般选择在晚饭后到睡觉前或晨起半个小时前,往沙发上一靠或往床上一坐,身后放一个靠背,拿起一本书和一支红色的圆珠笔,边读边圈圈画画,真是一种享受。这时候,躲开了外面的喧嚣、抛开了琐事的烦恼、工作的压力,心灵归于平静。在阅读的过程中,似乎是我们的灵魂跳出了自己的身体,从更高的点上俯视自己,就常常感觉我们每个人其实不过是茫茫宇宙的一粒尘埃,与书的作者或书中人物的命运相比,我们遇到的烦恼和压力其实又算得了什么。即使有时心情不好,读读书就会让心绪慢慢平静。这种对心灵的安抚,是网络浏览无法胜任的。

    读书,让我们体验到书籍的生命。一本书放在那里,不声不响,似乎只是一样毫无生命的东西,其实她是有生命的,她的生命就在于阅读中。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体验,书中的人物本来在结尾是死了的,但当我们打开书重新阅读,似乎死了的人物又活了回来。读书能帮我们穿越时空,只要打开书,我们似乎回到了过去,睿智慈祥的孔子、忧国忧民的杜甫、豪放飘逸的李白、豁达乐观的苏东坡、不向命运屈服的孙少平、伶牙俐齿的王熙凤,等等,无论是已经去世的真实人物还是虚构的人物,都被赋予了生命,活灵活现地在站在我们面前。这种美妙的体验,是网络浏览无法带来的。

    读书,让我们体验到人性的复杂。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社会是复杂的、人性是复杂的,由于我们自身经历和生活范围所限,对人性的复杂性我们不一定认识得那么深刻,但我们可以通过读书,间接地体验。如《红楼梦》光有名有姓的就有四百多人,其中给人印象深刻的达数十人,各色人等“你方唱罢我登场”,将复杂的人性展示得淋漓尽致。如贾平凹的《废都》,过去读者只关注书中的“性”,其实写性不是他的初衷,他写的是社会、人性的复杂。“人情练达即文章”,对人性复杂性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做人与处世,使我们能够客观、辩证地看待社会上的人和事,既不会思想偏激、一味地抨击;也不会过于天真,过于轻信别人而无端受骗。这种深刻的体验,又岂能与网络浏览同日而语?

    读书,让我们体验到精神的旅行。我非常赞同杨绛先生关于读书的观点:“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请高明,和他对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或许无法前往拜访杨绛、王蒙、余秋雨等大师,但我们通过读他们的书,如同与他们面对面对话,能够感受他们的睿智、豁达,受到人生的启迪。由于受各种因素的限制,我们很多人无法实现“行万里路”的梦想,但读书能够让我们“神游八荒”,了解我们无法到达的遥远的地方,体会作者所见所闻及其间的酸甜苦辣。读书,让我们的精神插上了飞翔的翅膀,这又是网上浏览无法给与的。

    有人调侃:一个好胃,被白酒废了;一个好官,被金钱废了;一手好字,被电脑废了。我要说的是:纸质阅读的好习惯,千万别被网络废了!“世界读书日”和其他的节日一样,其实只是一种提醒。读书日不是阅读的兴奋剂,而应成为阅读的催化剂,让阅读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地址:山东省乳山市胜利街168号 邮编:264500
    Copyright 2013-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大地飞歌文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