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环保: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辛明路
一年前,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向世界庄重承诺,我们要用行动昭告世界,中国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我们一定能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一年后的2013全国两会上,节能环保仍然是关键词、热门话题,表明我国政府在谋生发展的时候,不以牺牲生态为代价,这在国际上进一步地为我国树立起了负责任的大国政府形象,在国内给了人民群众一个放心的交待,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固了“防护网”。从许多地方的发展过程上看,突出节能环保,并不降低发展速度。
乳山近几年取得一系列国家级的荣誉称号,人民群众受益的事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其中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抓环境保护不放松。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中国爱心城市、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全国综合发展百强县(市)等,都与乳山生态保护良好有着。
当你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你会感到畅游在绿色的海洋里。山坡披绿、海岸环绿、公路穿绿、城市罩绿、村庄抱绿,到处绿意葱葱,一片生机盎然。这里的城区,玉树婆娑而不阴,繁花遍地而不乱,形成了林在城中,城在绿中的鲜明特色。以生态为根本、以环境为基础、以经济为实用、以文化为精神,乳山在以生态保护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上,探索出了自己的前进道路。保障这条康庄大道畅行无阻的主要方法:一是环保亮剑,保护绿色家园;二是林业作为,完善绿色家园;三是文化引导,建设绿色家园。
乳山的环保工作,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实行“环境兴市”战略,实施“蓝天、碧水、宁静、绿色”工程。市、镇两级,每年都要签订环境保护责任书,将环境质量、污染控制、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城市环境建设、环境管理五项硬指标,一一细化,逐级落实,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机制。按“划定区域,各负其责”的原则,建立起了“点面结合、条块结合”的污染物控制总量控制体系,集中治理老污染源,对一些污染大户,关停并转,举企外迁,减轻了对中心城区的污染。
近几年来,乳山市投巨资增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无害化垃圾填埋场和渗滤液处理系统,配套完善了城市污水管网,环保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实现了城市污水达标排放、垃圾无害化处理;同时,严格项目管理,对新建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认真落实环保第一审批权和一票否决权,不断地优化工业布局,城市环境质量极大改善。全市工业废水处理达标率为100%,市区噪声平均值50.4分贝,城市大气质量优于国家二级标准,近海海域的水质,优于国家相应标准,城市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
乳山人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地爱护生态环境,使这里的天常蓝、水常碧、山常青、树常绿,受到来乳人员的广泛赞颂。不少走遍世界的客商来乳山旅游后,被这里的美景深深地吸引,把自己的企业搬迁到了乳山,并自觉当上了乳山的“招商大使”,向国内外友人介绍这里的优美环境和优秀文化,形成了“一企来,百商至”的连带效应。
乳山按“山体绿化持续推进,沿海绿化扩大推进,村镇绿化全面推进,道旁绿化快速推进,环城绿化高标推进,城市绿化整体推进”的方针,采取“一次成林、一次成景、一次成绿”策略,开展“绿色村庄、绿色企业、绿色机关、绿色社区、绿色学校”建设评比活动,持之以恒地营建平衡协调的生态链。沿海林带和环城林带是城市的绿色生态屏障,仅这两项,乳山三年之内就投入过亿元。山野森林、村镇街树、公路套绿、城区绿化的投入则更多。高起点、大手笔地维护和完善了乳山的生态平衡、优化了乳山的生态环境。全市森林覆盖率、中心城市绿化覆盖率,均高于全国的平均数。
乳山坚持党政机关带头、企事业单位担责、广大市民参与,见荒播绿、见缝插绿,大打了生态城市建设攻坚战。城市的建成区,拥有各类乔木、灌木、花草不计其数,真正实现了“城在绿中,人在花中,环境优美,生态优良。”
乳山人民良好的生态文化理念有其悠久历史。端正人与自然的态度、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恪守生态中心主义的思想。
全国三大道观之一的圣水宫就在乳山境内,乳山是全真教嵛山派的发祥地,嵛山派创立人王玉阳用毕生的精力,宣教的“法天贵真”“师法自然”“天地人三才和谐”的朴素生态观,深深地影响了当地人。千百年来,崇尚生态和谐的观念,流淌在乳山人的血液中,表现在乳山人行动中。敬树祭水,栽花养草,是这里的民风习俗;“诚信、创新、包容、和谐”的乳山精神深入人心,正在转化成美化家园、建设家乡的强大精神动力。
乳山政府从多方面入手,进一步强化市民的生态意识。文艺的感染力是进入意识形态领域的开门钥匙,在报道宣传、讲座灌输常规宣传教育的基础上,组织创作、出版、发行生态科普文学作品,将生态环境这一人类和谐发展的永恒主题,潜移默化地融入人们的意识形态里去。
乳山长期坚持生态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市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条件,日趋完善完美,并在国内外产生深远的影响。来乳山投资兴业,购房定居、观摩取经的人逐年增多。成为韩国、美国等国客商的集中投资地;成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塘地区的企业扩张地;成为大庆、青岛等城市的市民迁居地;一年四季,来乳山进行生态旅游的国内外游客更是络绎不绝。生态系统的良性、高效循环,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的平衡状态,使工业、农业、自然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促进了当地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在工业生产方面,这里重点是立足推行清洁生产。把污染防治由末端治理转向生产全过程控制,督导企业在设备与技术改造、工艺流程改进、产品重新设计、原材料替代等各个环节上,做到污染物的零排放。并引导企业积极发展以废物综合利用为主要内容的循环经济,化害为利,变废为宝。这里的双连公司、笙歌公司等大企业及银滩旅游度假区,已通过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热电厂、鑫山冶金公司的粉煤灰和炉渣,全部用于生产水泥等建筑材料,企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
在农业生产方面,这里重点是立足推行无公害产品生产。对农业产品按“产地符合条件、生产符合规范、产品符合标准、认证符合程序”的要求,引导农民生产无公害农业产品,并要求取得合法的环境品质优良特征标志,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经济效益。农民减少了化肥、农药施用量,加大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污染防治,实施秸秆综合利用率,避免了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目前全市已规划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20多万亩,大姜、花生、苹果等产品还取得无公害食品及绿色食品认证。
在旅游业发展方面,这里重点是推行生态自然景观观摩。按“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亮点带动、文化升华、全面提高”理念及方法,坚持资源开发与特色保护并重,依托山海相映的自然优势,突出乳山的生态特色,大力发展以生态游为主的山海景观建设,实现了开发与保护的双赢共进。倡导爱护环境,提供相应环保设施,方便旅游者在不损害生态系统的情况下,访问了解、鉴赏感受乳山的自然风光及地域文化。
学习“两会”精神,结合乳山经验进行思考,我们对祖国的发展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