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地域文化精髓 创作现代吕剧经典
辛戈
去年年底完成的现代吕剧《乳娘》由乳山市政府投资,乳山市吕剧团创作,反映的是乳山当地的经典红色历史故事,是一部彻头彻尾的“乳山大戏”。该剧恰到好处地整合了乳山市主打的“母爱文化”和“红色文化”两块文化阵营的经典故事,在进一步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为该市“文化活市”战略加上了一块份量十足的砝码。
文化发展战略的需要
乳山母爱文化和红色文化源远流长。境内的大乳山因有具有母亲形象而被称为“大地圣母”,大乳山传说中救助百姓的三圣母被称为“神话圣母”;抗战时期在乳山的胶东育儿所,300多位乳娘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养育了1000多名八路军的后代,演绎了真人版的“三圣母”的故事。乳山籍著名作家冯德英在红色经典作品“三花”中,对乳山母亲的母爱事迹进行了深刻生动的描述,特别是在长篇小说《苦菜花》中,刻画了一个饱经风霜、倍受磨难、意志坚定的母亲,其栩栩如生的形象被誉为当代文学史上第一个完整而丰满的革命母亲英雄形象,这些革命母亲被称为“人间圣母”。乳山在弘扬母爱的大环境里,不忘特定历史背景下的英雄母亲们,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好评。
另一方面,在文化大繁荣的形势下,乳山市也正在竭力让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富”起来。在文化下乡方面,目前,虽然该市艺术团(吕剧团)每年下乡演出达120多场,但演出的剧目较单一,多为经年的“老戏”,演员的演出水平也长期得不到进一步提升。
去年年初,乳山决定切实拿出精品来,具体而清晰展示出乳山母亲的母爱情怀,更加有说服力地彰显母爱文化的魅力。为落实这项决议,作为项目总负责人的宣传部长姜翠萍,多次召开宣传文化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会议进行研讨,外出请教戏曲艺术方面的专家学者。她瞄准了胶东育儿所乳娘这段历史的艺术价值,并仔细阅读有关胶东育儿所的有关史料和乳娘事迹,从中思索挖掘文化潜力。她的想法得到了各界的支持。本着“要做就做精品”的目标,在项目的主攻方向明确了以后,乳山市立即把任务分解落实到人,赶进度,保质量,各个工作环节都在紧张而有序进行着。
名家汇集打造吕剧经典
将母爱文化的宣传上档升级的决定,使乳山宣传文化战线的广大干部员工倍感鼓舞和激励。然而,对于一个从未尝试过此类创作的县级市来说,要做新戏,还要做精品,本土创作团队的整体水平就略显单薄。对此,乳山取了“借脑生戏”的策略,通过多方接触,请来了各方面的明星大腕,可谓名家汇聚,为《乳娘》的创作输入了满含活力的“造血干细胞”。
经乳山市多方接触和努力,最终确定的阵容可谓空前强大:剧目由烟台市艺术创作中心国家一级吕剧演员冯宝华担纲导演;烟台市艺术创作中心国家二级编剧张胜云和乳山市文广新局原局长王涛编剧;国家一级演员、山东省吕剧院名誉院长郎咸芬担任艺术总监;烟台市艺术学校国家一级作曲韩日成谱曲;青岛市歌舞演艺剧院吕剧团国家一级演员史萍担当主演、莱州吕剧团国家二级吕剧演员孙秀煜助演;乳山吕剧团已退休的国家二级美术师于得水负责舞台的美术绘制……
剧本创作期间,张胜云接过资料后,被“乳娘”的形象深深感动,他快马加鞭,花2个月时间拿出了初稿,经乳山当地文化、民俗、党史等方面学者的共同探讨下,达成一致的修改方案,之后剧本十易其稿,并于去10月底正式修改成形。后来,郎咸芬得知乳山打造吕剧《乳娘》的消息后十分高兴,对乳山为吕剧发展的支持和传承表示赞赏,并对剧情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使剧本锦上添花。在后来排练的过程中,导演冯宝华还根据实际情况,对剧本进行边排边改,使剧本逐步达到接近完美的目标。
《乳娘》主人公玉英的扮演者史萍是郎咸芬的亲授弟子,她演出的剧目曾经获得过全国、省市多个奖项。排练过程中,她被剧中浓浓的母爱之情深深打动。史萍说:“现在剧团编排戏剧很不容易,尤其是编排一部被大众所接受的戏剧。乳山推出的这个故事,却是很少见的,十分能打动人。所以一看见剧本,我就毫不犹豫地决定接下来。而且能够让我饰演主人公玉英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感到十分幸运。她的这种大爱精神,也坚定了我要演好这个角色的信心。”采访中,史萍这样诠释了她饰演的角色:“我非常喜欢这个人物,因为她是那么的伟大。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唯一的想法就是把八路军的孩子保护好,让他不受到日本鬼子的伤害,所以她用尽全身的爱来抚养这个孩子,甚至不惜牺牲、放弃自己的亲身骨肉,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这是一般人都难以做到的。”
乳娘的初排正值冬季,室外寒风刺骨,很多演职人员感冒了,打着吊瓶也在坚持排戏,主演史萍和好多剧组人员为了不影响排戏还提前了吃药预防感冒。史萍后来告诉记者:“每天要全程1—2遍,因太投入角色经常在演的过程中泪流满面。生怕再感冒了,所以我每天都要吃药保护,甚至没病也得吃药,可不敢影响整个剧组的排练工作。”在寒冷与病疼的双重考验之下,剧组人员不叫一声苦,不喊一句累,每天坚持排练到晚上11点。
在“明星大腕”们和当地演员组成的60多人的剧组夜以继日的紧张工作下,这部汇众人力量于一身的吕剧大作被日益完善,准备迎接2011年12月16日的首演。
精品打动万千观众
2011年12月16日晚,《乳娘》在坐落于乳山市北外环路的威海机械工程高级技工学校礼堂成功首演。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陈鹏与威海市、乳山市领导和部分乳山市民一同观看了演出。2000多名观众把礼堂坐的满满当当,台下不时爆发出阵阵热烈掌声。
《乳娘》由序幕、收子、育子、搜子、救子、思子、教子、还子、尾声九个篇章组成。舞台上,演员们精湛的演技加上华美的灯光和扣人心弦的配乐,深深地震撼了在场所有观众的心灵。演出期间,整个礼堂里上万名观众鸦雀无声,大家都在目不转睛地观看演出。当剧情发展到“乳娘”交出自己的亲骨肉并被敌人投入火中时,现场的不少观众已经泣不成声。
观众最识货。演出结束后,在场的戏迷们被震撼了,普遍反映,平常市吕剧团下乡演出的吕剧也不少,但大多都是传统的曲目,新剧少、以当地人当地事创作的精品新剧更少。一些平时很少看戏的年轻人也被震撼了,他们表示,该剧华丽的舞美设计和动人的剧情,比看电影大片还让人感动。市民曹积民眼中含着泪花说:“以前,咱吕剧团的演出也不少,但都是些年代久远的古装老戏,缺少新意特色,看多了就乏了。像今天这样,自己人唱自己的事,一听就入迷。”
对于这场投资近百万元创作和排演的大型吕剧,乳山市委宣传部长姜翠萍说:“这台戏不仅能让全市的百姓共享本土文化大餐,更重要的是,同样是投入,政府出资为剧团聘请艺术家和名角参与创作演出,给创造力相对欠缺的本地艺术剧团输入了‘造血干细胞’,把传统的‘送文化’思路变成了全新的‘种文化’探索。”
乳山市吕剧团团长姜波说:“以前由于缺少资金,我们团的创作和表演能力每况愈下,很难让百姓听到耳目一新的好剧。今年借这个机会与名家一起同台排练演出,在创作和表演上都学到了很多平常学不到的东西,多亏政府为我们今后编创贴近生活和百姓的好剧目搭建了一个好平台。”
《乳娘》所述事迹因来源于真实的生活,首先故事就已经能够催人泪下,随着剧情的发展,人们更加地体会出母爱的伟大与崇高。此次“借脑兴戏”的成功,开创了乳山市文化建设、宣传工作与精品艺术相融合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