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饮食文化名片
郑华
城乡经济的发展始终离不开文化的助威和声援。如果把乳山比作待飞的大鹏,那么文化和经济就是乳山的两只翅膀,而饮食文化名片可以算得上是最省力、最经济的一种助飞器。
从没去过西安,只知道兵马俑是她的名片,那里的风土人情到底什么样,一概不知。前几年,我家掌柜的从西安出差回来,带回一盒陕西精品糕点特产,包装盒上连带推出的是富有陕西“十大怪”的地域文化特色,图文并茂。那可真是吃着糕点,笑得喷饭。都哪十大怪呢,你看:家家房子半边盖、锅盔大的像锅盖、板凳不坐蹲起来、有了辣子不吃菜、面条宽的像裤带、秦腔大戏吼起来、妇女帕帕头上戴、老碗小盆分不开、陕西姑娘不对外、羊肉泡馍大碗来。这十大怪的总结,很生动地就把陕西的地域文化传播到了国内外。
这盒糕点,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从包装到食品,都让人眼前一亮,包装上做的是宣传地域文化的工作,食品也不见得就是土特产,只是人家下足了工夫,用咱们平常熟视无睹之物做出了大产业。糕点无非就是当地的红小豆、绿豆等磨成面,再和以面粉、白糖,再配有诸如桂花、玫瑰、芝麻等各色调色调味的东西,制成方块状的即食品。曾欣喜之余,糕点也没舍得全吃掉,连盒一起束之高阁。后来发现,糕点长毛了,盒子上的陕西乡土风情,却鲜亮如初,我没舍得扔盒子,因为它像陕西地域文化的一张名片,啥时翻出来都可回味一番。
去年金秋时节回家乡,在公共汽车上,闲看窗外公路两旁,家乡的苹果园子里,红苹果挂满枝头。车中一个中年妇女瞟了一眼树上的苹果,对身旁的一个女人说:“在乳山,要吃苹果,还是崖子的好。崖子的苹果真出名,你到集市买苹果,随便打听卖主,都说这是崖子的苹果。”这句话不得了,一个男人接着说:“现在吃什么东西,都有产地了,卖梨的都说自己卖的是上册梨,卖樱桃的都说是崖子樱桃,卖无花果的都打着徐家的名……。哪里的东西只要出了名,不是那个产地的,也说是那里的,为么,因为产地的东西好吃、出名。小特产带来大名气嘛!”
私下一回想,还真是那么回事。说到吃,那可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再偏僻的地方,只要有了好吃的,总会出名。好吃的东西,永远都是好事传千里。掌管家庭采购大权的饮食男女,一天三顿要采买瓜果蔬菜、鱼肉禽蛋。那么从市场上,多年耳濡目染的吃货,真能编成一个个特产顺口溜。现成就可随口念一个乳山版的“十好吃”:小青岛的牡蛎、寨前的虾,秦家庄的秦米、乳山寨的茶,崖子的樱桃、上册的梨,白沙滩的大姜、马石店的栗,好吃的葡萄在下初、日本的萝卜在育黎……乳山这些地方的产品,因为分别占了海洋洋流、光照、地势、土质等天时、地利的条件,再加上优秀品种,一张张吃的名片,在人们经年累月的口齿品味中,一传十,十传百,慢慢形成了良好的口碑。不是那地方产的东西,愣说成是那地方的,这个谎撒不得,因为口味独特,一吃便知真假。以乳山版的“十好吃”抛砖引玉,我们还可打造出众多引领乳山经济腾飞的文化名片来。
想着陕西文化的宣传手段,不禁由衷赞叹,一个旅游景点的糕点盒子,就让孤陋寡闻的我,略微知道一点人家的生活方式,这功效实在不可估。每个地域都有自己的拳头产品,让这些名优特产走出深闺,是地域人应该花点心思的事情了。有的地区宣传口号是“烟台的苹果莱阳的梨,不如淄博的萝卜皮”,感觉这种以己之好诋毁他人产品的宣传方式,着实有点小家子气,宣传手段当学陕西。值得欣慰的是,乳山市乳山口镇寨前村的生就小伏虾,名扬中国北方,这张吃的名片,已经有了自己的包装盒子,上书:“贡品佳肴”“寨前小虾”。“寨前小虾”是夏季捕捞大乳山下乳山口湾入口处的小蠓虾,经特殊工艺加工盐制而成的特色产品,该虾生就熟食均可,生食时,只需加葱花和香菜,拌上香油即可美味无比。明朝末年为抗击倭寇侵略,在乳山口镇寨前村,建有烽火台,并派官兵看守。当时海边渔民加工一种小虾,看守烽火台的官兵吃了后,感觉味道鲜美,余韵悠久,便捎给在京城的亲属,后传到宫廷,“寨虾”便成为明、清朝廷的贡品。多少年来,寨虾作为寨前特产的名片,一直名声在外。还有诸如崖子的樱桃和苹果、上册的贡梨、小管村的茶叶和草莓、午极的蓝莓等等土特产,不仅口感好,而且都是乳山最早栽种的村庄,文化的含金量十分丰富,村镇都应该在地域名片上做足文章,乘着吃文化的航船,将乳山的名气带向更远的地方。
六月初,我和辛明路老师下乡调研文化与旅游、养生、福文化方面的结合点,在基层,每到一地,我脑子里自始至终对打造“乳山的十大产品”的憧憬之情挥之不去:我们可以利用乳山的海产品,比如地理标志牡蛎,秦米、蛤蜊肉、海参、对虾等等,有几样上档次的全部采用,取十样为一个包装盒,命名“乳山十大鲜”,全部用干货,拆开包装就能食用。可以利用乳山土地里出产的土特产,再包装一个礼品盒,把地瓜干、花生米、喜饼、糖姜片等也选择十样统一包装,命名“乳山十大香”。可以将乳山的水果选择十样,比如核桃、板栗、苹果干、葡萄干、蓝梅干、樱桃干、册梨干、桃肉干、杏肉干、李肉干、无花果干等水果产品弄一个包装,命名“乳山的十甜”。
最有潜力让乳山走向全国走向异域的当属乳山大喜饼。我们既可以考虑大批量投放旅游区,又可以作为礼品对外交流。我们的喜饼,上档次且又具有乳山地域特色。众多漂泊在外的乳山人,一提起乳山的喜饼,没有人不想念自己的母亲和家乡。大喜饼的制作技艺已列入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们不仅要让大喜饼成为乳山饮食文化对外宣传的使者,让更多的人通过品尝大喜饼来认识乳山,了解乳山,沟通与乳山的感情,而且大喜饼更是一张母爱文化范畴下的饮食文化名片,我们应该好好利用它的价值,大力把乳山母爱之城推向全国。
想起前些年全市积极实施的“一镇一品”经济战略,经过几年的发展,凡是以质量、规模、独特三大优点坚守下来的名优特产,大多已有市场,且成为当地名声在外的名片。因此,眼下乳山对于采摘村镇的打造,不要一窝蜂地上。社会上流传着一句俗语叫“八十年代股份制、九十年代搞招商、21世纪搞旅游”,一刀切的后果我们有目共睹,优胜劣汰是必然的,我们不要在自家里搞“窝里斗”,不要搞一刀切,要扬长避短,各村镇要根据自己的特长或特色上项目搞策划,不能这个镇搞茶园、草莓采摘游,其他镇村也都一窝蜂地上,这样就没有特色了,必然会引起行内竞争,结果是,能存活的只有一个,其他的全部要灭亡,这是经济发展的规律。实在想要全市经济发展一盘棋,那我们就得学一学寿光的蔬菜大棚理念,选准全市经济发展的新、独、特、优的长远目标,全市人民拧成一股绳,共同打造同一个经济。这就不是一个村或镇的事情了,需要市里统一宣传策划,赋予文化的定位,给予政策的倾斜,并能够做到统一指导产供销一条龙服务,解决种植户的后顾之忧,尤其重要的是,我们上的经济项目要注重长远,不能一任领导一个令,朝令夕改永远办不成事业或产业。若要走全市一盘棋的路子,像寿光的蔬菜大棚那样搞,相当不易,我们应慎重策划。
眼下比较行的通的办法有几种:一是各使各的招,各招各的商,搞特色经营;二是联营发展。全市一盘棋不容易,我们可以走镇域一盘棋的路子,像白沙滩镇的大姜、崖子镇的樱桃、小管村的草莓等产业,这种全镇一盘棋联合发展的路子私下以为走得就很正确。
不论哪种方式,都别忘记了,要把乳山的地域文化或饮食文化印刷在包装盒上,这是万万要紧的。我们的产品可以不一样,但我们的宣传理念不要各吹各的调,要全市一把号。我们的包装,印刷要精美,要把我们地域的饮食文化集粹印刷上去,让人一看就知道乳山的海产品有哪些,土特产有什么,或者也采取西安的糕点做法,盒内是糕点,包装上的宣传内容是乳山的地域文化。这样,人们一边吃着乳山的产品,也能了解乳山所有的物产和文化。
名牌,人们耳熟能详,消费自然首选,并趋之向往。名优特产就是代表地域的名片,个中翘楚,独秀于林,它是地域文化走出家门的好载体。品牌战略已被经济人看重,诸如中国的青岛啤酒走向全球,国外的可口可乐饮品、雀巢咖啡老少皆知等等,这些经济品牌都离不开文化在背后的默默支撑。我很期待乳山的饮食文化名片,能够为乳山的文化和经济同时插上腾飞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