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一等自己的灵魂
刘方计
凡说到路,人们大多会想到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当然也不会忘记鲁迅的“世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变成了路”,更不会忘记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路……
探索者的路,充满着艰难、困苦、屈辱、曲折,甚至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最终才换来无限风光。虽然众多探索者已离我们而去,但他们呼唤的声音犹在。这些呼唤,殷切地期盼着后人去探索,去跋涉,去攀登,去播种,去收获辉煌。
普通人的脚步中也充满探索。
非洲女孩雅阁内斯和她的母亲,每天走有5公里的路程去打水,中途要经过草地,丘陵。她们每天这样走路来打水,本应该因走路过多而硬且粗糙的脚,却变得柔软光滑。
美国土著人有一个习惯,每逢外出旅游,走两天都要停下一天用来休整。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走得太急了,怕自己的灵魂跟不上来,所以要“等一等自己的灵魂。”
两个故事对我启发很大,我不仅崇尚马塞人的坚定不移的走路,我更崇尚美国土著人的“等一等自己的灵魂”。一个拼命赶路的人,应该不时地回过头去看一看,这样做可以看到来路的曲曲折折,从而避开前面的坑坑洼洼;只有这样,才能走得更稳健、更踏实,才能走得更快、更远。
路有千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之路,有了路就有了目标。著名作家毕淑敏说:“人生的目的很重要……最后的赞成或是否决票,在你手里。”我选择了艰难的笔耕之路,也就是选择了在漫漫求索中向后“等一等自己的灵魂”。
伴随着一个个铅字的诞生,我的心温暖而丰盈。它忠实地记录了我创作路上的一个个真实的脚印。我看到了求索路途中等待的灵魂。它有思想的颜色,有汗水的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