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讯
  • 山水
  • 人物
  • 风俗
  • 散文
  • 诗歌
  • 小说
  • 母爱读书
  • 曲苑
  • 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 >> 散文
    三圣母与大乳山
    发稿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4-6-10  ‖  查看1281次  ‖  

    三圣母与大乳山

    ——写在《大乳山的传说》上映之际

     

    辛戈

     

     

    乳山的母爱文化源远流长。千百年来,母爱、爱母、孝亲、感恩,在乳山传统道德风尚中,始终占主流崇尚位置。境内大乳山因像母亲的乳房,而被称为母亲山、圣母山;由此诞生的大乳山的传说,将圣母普救众生的博大母爱情怀,演绎得感人肺腑;抗战时期在乳山的胶东育儿所,300多位乳娘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养育了1000多名八路军的后代,演绎了真人版的圣母故事;著名作家冯德英在《苦菜花》等作品中,对乳山母亲的母爱事迹进行了细致地描述。

     

    多年论证:尊重民意

    大乳山传说中的主人公,曾出现多种说法,有三圣母说、女娲说、妈祖说、民女说等,但以三圣母说为主流。究其原因,民俗中十分忌讳称无婚姻、未生育的女人为母亲,人神共仰的圣母,更得是有家庭、有子女的女神。三圣母有家庭、有孩子、有博爱之心,大爱感人至深,所以,乳山百姓对三圣母化作大乳山津津乐道。由此可见,群众心中的圣母,既要食人间烟火,又能具有非凡神力,兼有人和神的双重优点,是仙凡两界所共同敬仰的。综观中国所有的文字典籍、民间传说,有圣母之称的女性不少。然而,唯有三圣母才符合上述条件。民间文学是人民创作的,尊重人民的原创性、尊重百姓的愿意、尊重民间风俗习惯,这是整理地域文化不可违背的铁律;而整理山水传说,更是要按最符合地貌特征、最符合事理逻辑、最符合主流崇尚的“三符合”原则进行。综观上述因素,整理大乳山的传说,只能忠实于民意,采纳三圣母这个版本。

    衍生母亲山的,也只能是三圣母。一是母亲是家的象征,母爱是家的纽带,三圣母有家庭,她爱丈夫、爱孩子,大爱感人至深;二是她有个好儿子,刘沉香苦练功夫,劈开华山,救出母亲,孝感动天;四是她出生在摆山布岭的世家,各地都有其兄杨二郎挑山的故事,她与山更是有缘,因爱被压华山下,为爱造就大乳山;四是所有的母性女神中,三圣母最漂亮,在孩子眼中,自己的妈妈是最美丽的。

    其他女神,因未做过生身母亲,则没能成为大乳山传说中的主人公。一是妈祖(海神娘娘),28岁成仙,未婚未育,群众不能接受未育姑娘为共仰母亲。二是女娲,抟土造人的神,她对人是手工制造,不是肉体亲生,与群众认同的母亲形象有差距。三是九天玄女,她是传说中的上古女神,人头鸟身,曾辅助黄帝战胜蚩尤,但也没有做过母亲。四是碧霞元君,也无婚育经历。当然,这些女神都是人类在某些方面有重大意义的保护神,但一码归一码,在化育母亲山这件事上,人民群众有自己的标准。形成文字的东西要慎而又慎,群众有忌讳的事要坚决地避开。

    或许有人难以理解,在许多民间的传说中,中国东部的神去往西部,西部的神来到东部,甚至中国的神到了外国,外国的神来到中国,原因其实很简单,百姓对自己所喜欢的神,不论原出哪个地方的,总会将其虔诚地请到自己身边来,从而形成了文化的交融。

    更重要的是,圣母的形象要按青少年的眼光来确定,而不是按中老年人的眼光来定。圣母形象如果不能代表青少年心目中的母亲形象,弘扬母爱文化的效果是会大打折扣的。青少年心目中的母亲年轻美丽,中老年人心目中的母亲老态龙钟。所以,圣母的形象一定要年轻化,而不是老态化。中老年人往往以自己的感觉去代替孩子们的感受,在弘扬母爱文化的过程中是应该切实避免的。

    三圣母的真善美,正符合母爱文化的真谛,弘扬母爱文化,就是在弘扬真善美。母爱是人世间第一真情,真和善是美的基础。母爱文化就是在呼唤人间真情,对工作真诚、对他人真诚,这世界才能让人感觉到踏实。有娘就有家,有家的观念,才会有国家观念、人类观念。母爱文化这种化一家之小爱为天下之大爱的情怀,正是人类和平共处、和谐发展所必需的前提。以母亲和母爱为引领升华普爱生灵的大境界,以爱母和敬母为起点延伸感恩知报的大胸怀,构建充满爱的和谐世界。

     

    综合考虑:符合地情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里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或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加以形象化。”高尔基在《苏联的文学》中说:“神话乃是自然现象,对自然的斗争,以及社会生活在广大的艺术概括中的反应。”中国神话学会前主席袁珂在《中国神话传说》里说:“神话翅膀翱翔的地方,每每成了科学创造发明的先声,神话的基调实在是唯物主义的。”神话传说是从实际生活中总结出来的,乳山的母爱神话传说,是从山形水势上得到的启悟,作出了拟人化的理解,继而又进行了拟神化的诠释,是借助神话艺术形式,对博大永恒母爱最高的赞美和颂扬。

    三圣母和义妹灵芝俩人化作大乳山与睡美人,这传说不仅符合人文义理,也符合地貌特征。从人文义理上看,旧时生产工具落后,人们无法抵御恶劣的自然天气,大海几乎每年都要吞噬无数渔民。渔村出现大量孤儿,其生存状况令人担忧。另外,古时有些人不懂视力角度,看到海水“高”于陆地,很害怕,总担心洋洋大海会淹没陆地。为了打鱼人平安、为了孩子有爹娘、为了陆地生灵安全,人们在苦思冥想,寻求解决方案。客观上办不到的,就在主观上找安慰,给种合理解释,也可以坚定生活下去的勇气。三圣母和义妹战海妖、救孤儿、挡狂浪的美丽传说由此而生,表达了人们对生存安全和生活美好的向往。故事中的海妖,显然是海上恶劣天气的化身。从地貌特征上讲,站在乳山北部看南海沿的大乳山、小乳山、西乳山(睡美人),确像俊俏的姐妹俩,东西而卧,神形俱备、惟妙惟肖。其姿势与神态,她们不是在嬉水,也不是在做日光浴,就是在堵挡海浪。大乳山周围轮廓母性特征明显,称姐;睡美人轮廓少女特征明显,是妹。正是因为她俩挡住了海浪,才有了乳山口以北的大片沃土。她们改良了乳山的环境,营造了这方康祥福地。

    我们虔诚地敬呼三圣母,也蕴含着乳山存在着三位圣母的事实。大乳山为大地圣母,大乳山传说中拯救众生的三圣母为神话圣母,《苦菜花》中的伟大母亲为人间圣母(包括红色圣母),自然山水中、精神层面里、人世间,乳山都有圣母的身影。三位圣母的特点都不是因养育了圣人才被称圣的,而是她们自身就具有非凡的圣性。她们所养育的人,天赋中就带有灵性。她们给人的感觉,有的时候很具体,有的时候又较抽象。这正是母爱的特征。母亲对子女的爱,有的时候儿女看得到,有的时候看不见。所以说,乳山的圣母元素,最符合母亲大爱无疆的母爱文化特质。

    生活在圣母山下的人,前来母亲山下投资兴业的人,在这真善美的环境里,福祉一定会绵延悠长的。

     

                  

    地址:山东省乳山市胜利街168号 邮编:264500
    Copyright 2013-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大地飞歌文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