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绘时代 笔墨写花魂
郑华
小时候村里演电影,主片播放之前,放映员总是先放映一至两部加演片。加演片的内容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或当前时局形势而变化的,比如宣传粉碎四人帮、农业生产、农田水利建设、工厂革新、社会新风尚等。加演片就是放映的幻灯片。上世纪70年代,乳山城乡有16支电影队,电影队里都有负责画幻灯片的美术师。现今专职从事花鸟、山水、写意、国画的乳山文化馆馆员王政金就是当年县电影队负责画幻灯片的美术师。
文化馆美术组是两间画室,画室外间上空的绿色植物三七,枝蔓葳蕤,像织张绿网。58岁的王政金老师就在那张绿网之下,用丹青绘时代,用笔墨写花魂。我初次去美术组,只见他左手夹一支烟,右手握支毛笔,正凝神端祥着画案前的画稿,那是一幅虬枝盘旋的梅花报春图。宽大的画案上,一边堆放着小山似的名家画册,一边码排着盛放各色颜料的盘、碟、碗、钵等文房用具,还有一盒,盛放着王老师的十几枚钤印。
王老师是大孤山镇店子头村人。1972年,乳山师范成立,校址设在崖子二中校园内。当年,王老师17岁,初中毕业后被水井初中推荐到乳山师范专攻美术,是乳山师范第一批学生。2年后,王老师回到水井初中从事美术教学。1976年,他又被调到乳山电影队美术部专职从事幻灯宣传画创作。
当年,全县16处乡镇的电影队都有幻灯宣传员。王政金老师一边对乡电影队幻灯员进行培训,一边还要加紧县电影队幻灯片的绘画创作,为此,他常常加班加点。从事幻灯宣传期间,他先后采取剪纸、线描、油画、木刻等形式创作幻灯片。从粉碎四人帮开始,每年八一建军节、农业生产、农田水利建设以及时势动态方面,只要上级布置了宣传重点,王老师都要紧跟着时代的步伐进行幻灯片的创作。基本上每半个月就要创作出一个幻灯内容,任务非常艰巨,工作量也很大,但他从没怨言。他绘制的幻灯片,不仅切合时代的特点,而且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时至今日,我们有幸还能够看到王老师保留的两部幻灯片的绘画底稿。其中有部《肠衣加工》的幻灯片宣传的是上世纪70年代,夏村镇东周格庄村一户农民想从事肠衣加工,遭到妻子和儿子的反对,后来在村干部的关心帮助下,农民大胆创新,最终成为省级的致富典型。这为当代农民抛弃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流毒,放下包袱,大胆开拓致富路,起到不可估量的引导作用。还有一部幻灯片是70年代晚期的作品,题目叫《纯真的爱情》。宣传的是大孤山镇机械厂,一名未婚男青年工人在工作中,因机器出了故障,手被机器轧断了,成为残疾人。他的女朋友在得知这一情况后,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后毅然嫁给了这名残疾工人。这个故事在当年曾感动过无数的男女青年,为倡导社会新风尚起到良好的作用。
电影队解散以后,幻灯片宣传退出了历史的舞台。1990年,王政金老师被调到县文化馆从事专职美术创作。他的绘画生崖从绘画幻灯片一下子转到了花鸟、山水、写意、国画方面来。他的画,崇尚自然,梅兰竹菊荷牡丹是他绘画的主要素材。十几年来,他师法自然,一改往日严格的幻灯片绘画技巧,形成独特的文人画风。他的画,正如他儒雅的举手投足,不张不扬,画面清新,生活气息浓郁。自1998年以来,他的画作《人物》《不憩》《野外》《大吉图》《荷塘》先后在省级书画展上获奖。《双鹰》入编《山东书画家》大型工具书。《鸣春》荣获文化部中国群众文化学会第一届“爱我中华”书画展三等奖。《春雨》参加全国第十二届“群星奖”作品展,荣获优秀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