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山红
作者:赵徳发,朗诵:华清
那庵建在深山。三层小楼,阒无人迹,只有一尊佛坐于门厅。
寻至楼西的厨房,才见一位老尼和几位俗家男女坐着喝茶。
老尼递茶,我道过谢,见她双手粗糙不堪,破旧的袍袖上还带了石屑,便问:师太在干活么?
一位中年妇女替她回答:是呵,砸了一上午石子呢。
我问:砸石子干嘛?
妇女说:建斋堂。
原来,师太法名顿悟,俗寿六十四岁,僧腊二十四载,到九华山已有十六年。她住过大庙,住过茅篷,后来又到这儿住进被人遗弃的破房。她开了茶园,开了菜园,并发愿建一座道场。然而从山下运砖运沙太贵,她便就地取材,将山上的石头砸成石子,将石屑筛过用作沙子,然后用水泥把这两样东西和起建楼。她带领徒弟干了一年又一年,终于建起这座真如庵。
真如。我念叨着这俩字,心中充满感佩。
说了一会儿话,我放下一点钱起身告辞,师太出门送我。我问:那几个人是你的俗家弟子?师太说:是。我又问:怎么不见有剃度的弟子?她脸色黯然,说,这些年来,她收过一些徒弟,但剃度之后,都吃不了这里的苦,也羡慕别处僧人的荷包,先后都走了。我问:你不发单金是吧?她说:是,在这里一分钱也没有,还要天天干活。可是,她们不干还是有愿意干的。你刚才看见了,那个男的,本来是个老板,可他觉得在商场上天天坑蒙拐骗,罪孽深重,就关闭了公司,跑到这里砸石子,念佛。那几个女的,都是带发修行,已经好几年了。我看她们如果真地发心,就给她们剃头。
走过菜地,我见土豆苗有大片残缺,问是什么缘故,师太说:野猪来过。我说:有没有治它们的办法?师太说:治它们干啥,它们也是生灵,也要吃饭的。
我请师太留步,她合十道:施主慢走。
此刻她身边有一棵杜鹃,花开得正好。
再看远山,红晕片片,崖深壁峭,无人能去。
我抬手一指:请问,那边的花开给谁看?
师太转身看了一眼,说:给佛。
我说:佛在哪里?
师太说:在它们心里。
我默然点头,转身离去。
赵德发,1955年生,山东莒南县人。曾当过教师、机关干部,1988-1990年在山东大学作家班学习,现任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兼日照市文联主席、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自1980年开始创作,至今已发表、出版各类文学作品400万字。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农民三部曲”《缱绻与决绝》、《天理暨人欲》(原名《君子梦》)、《青烟或白雾》和《双手合十》,三卷本《赵德发自选集》,《中国当代作家选集·赵德发卷》等,曾获第三届人民文学奖、第四、第八届《小说月报》百花奖、首届齐鲁文学奖、《中国作家》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