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泰山
文/山菊满坡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天地万物之祖盘古氏死后,头部化作东岳泰山。据梁人任日方撰的《述异记》:“昔,盘古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秦汉间传说:盘古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 …… ”从而,泰山成为五岳之首。
我对泰山仰慕备至,完全是因为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传为佳话、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成为千古绝唱的原因。
众口烁金,亦不如亲自登临。五月一日晚八时五分乘火车于次日六时抵达济南,又转乘一小时的公交车直达泰安城,在路人的指引下,大约半小时的路程,我们一家三口步行来到了泰山脚下。
须抬头仰视,你会发现泰山上下“松拱一天翠,草生万壑青”,极目远眺不及山尽头,只发觉山尖顶着白云天了,我用眼睛与泰山实实在在握了个“手”!
我们选择了以车代步上山。汽车在泰山西溪岸边蜿蜒渐陡的盘山公路上向上蛇行,满目万壑千峰,青翠欲滴,眼光在这流溢着蓬勃生命力的绿色中迎接不暇,那西溪两岸自下而上的刺槐花儿次第开放,远远地看去象顶着一头华发,想是花香袭人吧,在车里坐着竟不曾闻得槐花的香气。一棵高高的梧桐树上缀满了千万朵紫罗兰色的花朵,已是有年头没见着梧桐花儿了,此时一睹芳容,有种回归儿时把玩梧桐花吮其甜甜花蜜的感觉了。直到汽车开到了中天门,我除了看见金黄色的迎春柳缀满枝头外,再也没有看见任何熟悉的花儿了,满眼的绿色植被以及泰山傲视群峰的风骨,让我升起一种对泰山的敬畏之情。
泰山,你不是柔弱的女儿,因为你伟岸的风貌不似女儿如花的娇羞。
泰山,你该是雄健的男儿,因为你雄伟绝奇的壮丽恰似男儿的雄浑。
从中天门脚下拾级而上,仰视着天梯状的石阶,我的心比天高,腿却不听使唤,直到“半天梯”上,人已气喘如牛,只感口干舌燥,嗓子冒烟,腿象灌了铅般的沉,抬头望见小儿象小鸟一样蹦蹦跳跳地向在攀登,我却完全被我临行前的小视儿子而被现实一拳击倒,我输给了儿子,也小视了泰山。小视了泰山,就是小视了男儿,我的小视是个错误,于是我敬畏泰山。
终于爬上了中天门索道处。乘索道穿越长长地深深地山谷荡到了泰山十八盘的尽头――南天门。海拔1460米的南天门古称“天门关”,由元中统五年(1264)布山道士张志纯创建。红墙点缀,黄色琉璃瓦盖顶,气势雄伟,门有楹联“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自走进这南天门,你才会真正地体味到一座融自然科学与历史文化价值于一体的神奇大山就呈现在眼前,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渲染和人文景观的烘托,使泰山被誉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缩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称号当之无愧!
不必说泰山矿藏储量的丰富,也不必说泰山顶无明显的四季划分,只有冬夏之分;不必说泰山是文人雅士的仰慕之地,也不必说泰山是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的美誉,但就泰山的“松石为骨,清泉为心,呼吸宇宙,吐纳风云”,就已经倾倒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仰慕者。
我愿意泰山是一个世间的好女子,企盼她山花如海洋,绰约如仙。
我更愿意泰山是一个世间的好男儿,企盼他松涛阵阵如海潮,气势如虹。
从泰山顶上下到中天门坐车返回山脚,再回望泰山,只见它伟岸、雄壮、明丽、巍峨,初识泰山,留给我的印象是:泰山,你是山中的伟丈夫!
200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