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居青山绿水间
文/大地飞歌
1、乳山市地处中国山东半岛东南端,南濒黄海,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境内的大乳山,圆润秀挺,城市藉此为名。
2、巍巍大乳山,潾潾乳山湾,金岭滴青翠,银滩涌碧蓝。这里的“市徽”有山水,这里的“市树”是银杏,这里的“市花”是月季,这里的“灵魂”是和谐。山——彰显着自然造化之美,水——蕴含着清丽甘淳之美,树摇曳着生机绿韵之美,人——充满着健朴朝气之美!
(推第一段落小题):金岭银滩 风光无限
3、这里的山,含青滴翠,花静鸟忙;这里的海,湛蓝明净,怀珠扬鲜;风和日丽的时候,水中山光流丽,山中水色明快,如诗如画,使人陶醉。当海风吹来的时候,浪如白蛟滚滚扑岸,松似迎宾点头示欢。这浪涛声,松涛声,合而成歌,时而婉转悠扬,时而激奋高昂,引人无限遐想。
4、当你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你会感到畅游在绿色的海洋里。山坡披绿、海岸环绿、公路穿绿、城市罩绿、村庄怀绿,到处绿意葱葱,一片生机盎然。
这里的城区,玉树婆娑而不阴,繁花遍地而不乱,形成了林在城中,城在绿中的鲜明特色。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已达18平方米。
5、乳山市是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县级投资环境一百强”,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全国“首届安全诚信城市50佳”等,被誉为是最适合人类居住和创业的地方之一。
6、乳山的决策者们,根据当地资源优势和人文特点,在诸多发展定向中,首先确定了“生态型花园式海滨旅游城市”的建设大纲,主线有力、纲举目张,为人居环境进一步的优化,为兴业环境进一步的通达,确立了正确方向。他们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做大画板,用天然绿色做为主色调,把乳山描绘成了胶东半岛上的一颗灿烂明珠。
(推第二段落小题):政通人和 齐抓共管
7、以生态为根本、以环境为基础、以经济为实用、以文化为精神,乳山在以生态保护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上,探索出了自己的前进道路。保障这条康庄大道畅行无阻的主要方法:一是环保亮剑,保护绿色家园;二是林业作为,完善绿色家园;三是文化引导,建设绿色家园。
8、乳山的环保工作,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实行“环境兴市”战略,实施“蓝天、碧水、宁静、绿色”工程。
乳山市镇两级每年都要签订环境保护责任书,将环境质量、污染控制、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城市环境建设、环境管理五项硬指标,一一细化,逐级落实,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机制。
按“划定区域,各负其责”的原则,建立起了“点面结合、条块结合”的污染物控制总量控制体系,集中治理老污染源,对一些污染大户,关停并转,举企外迁,减轻了对中心城区的污染。
近三年来,乳山市投资过亿元建设了日处理能力4万吨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200吨的无害化垃圾填埋场和渗滤液处理系统,配套完善了城市污水管网,环保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实现了城市污水达标排放、垃圾无害化处理;同时,严格项目管理,对新建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认真落实环保第一审批权和一票否决权,不断地优化工业布局,城市环境质量极大改善。全市工业废水处理达标率为100%,市区噪声平均值50.4分贝,城市大气质量优于国家二级标准,近海海域各功能区水质优于国家相应标准,城市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
乳山人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地爱护生态环境,使这里的天常蓝、水常碧、山常青、树常绿,受到来乳人员的广泛赞颂。不少走遍世界的客商来乳山旅游后,被这里的美景深深地吸引,把自己的企业搬迁到了乳山,并自觉当上了乳山的“招商大使”,向国内外友人介绍这里的优美环境和优秀文化,形成了“一企来,百商至”的联带效应。
9、乳山按“山体绿化持续推进,沿海绿化扩大推进,村镇绿化全面推进,道旁绿化快速推进,环城绿化高标推进,城市绿化整体推进”的方针,采取“一次成林、一次成景、一次成绿”策略,开展“绿色村庄、绿色企业、绿色机关、绿色社区、绿色学校”建设评比活动,持之以恒地营建平衡协调的生态链。沿海林带和环城林带是城市的绿色生态屏障,仅这两项,乳山3年之内就投入过亿元;山野森林、村镇街树、公路套绿、城区绿化投入则更多;高起点、大手笔地维护和完善了乳山的生态平衡、美化乳山的生态环境。全市森林覆盖率、中心城市绿化覆盖率高于全国的平均值。
乳山坚持党政机关带头、企事业单位参与、广大市民参战,见荒播绿、见缝插绿,大打了生态城市建设攻坚战。城市建成区就拥有各类乔木、灌木、花草不计其数,真正实现了“城在林中,人在绿中,环境优美,生态优良。”
10、乳山人民良好的生态文化理念有其悠久历史。端正人与自然的态度、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恪守生态中心主义的思想。
全国三大道观之一的圣水宫就在乳山境内,乳山是全真教嵛山派的发祥地,嵛山派创立人王玉阳用毕生的精力,宣教的“法天贵真”“师法自然”“天地人三才和谐”的朴素生态观,深深地影响了当地人。千百年来,崇尚生态和谐的观念,流淌在乳山人的血液中,表现在乳山人行动中。敬树祭水,栽花养草,是这里的民风习俗;“诚信、创新、包容、和谐”的乳山精神深入人心,正在转化成美化家园、建设家乡的强大精神动力。
乳山政府从多方面入手,进一步强化市民的生态意识。文艺的感染力是进入意识形态领域的开门钥匙,在报道宣传、讲座灌输的常规基础上,组织创作、出版、发行生态科普文学作品,对生态环境这一人类永恒的主题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深层次的诠释;对“美丽环境”“生态绿色”“和谐型社会”这些世所瞩目的焦点命题进行了深层次的勘探和透视;以趣味性、新颖性调动市民对生态的关注;以通俗浅显的语言介绍最新生态知识;以诚挚的感情,自然、清新的笔调熔铸成一阕阕“绿色”赞歌。
(推第三段落小题):生态平衡 和谐发展
11、乳山长期的生态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市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条件日趋完善完美,并在国内外产生深远的影响。来乳山投资兴业,购房定居、观摩取经的人逐年增多。成为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客商的集中投资地;成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塘地区的企业扩张地;成为大庆、青岛等城市的市民迁居地;一年四季,来乳山进行生态旅游的国内外游客更是络绎不绝。生态系统的良性、高效循环,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的平衡状态,使工业、农业、自然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促进了当地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在工业生产方面,这里重点是立足推行清洁生产。把污染防治由末端治理转向生产全过程控制,督导企业在设备与技术改造、工艺流程改进、产品重新设计、原材料替代等各个环节上,做到污染物的零排放。并引导企业积极发展以废物综合利用为主要内容的循环经济,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目前,这里的双连公司、笙歌公司等大企业及银滩旅游度假区已通过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热电厂、鑫山冶金公司的粉煤灰和炉渣全部用于生产水泥等建筑材料,企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
在农业生产方面,这里重点是立足推行无公害产品生产。对农业产品按“产地符合条件、生产符合规范、产品符合标准、认证符合程序”的要求的,引导农民生产无公害农业产品,并要求取得合法的环境品质优良特征标志,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经济效益。农民减少了化肥、农药施用量,加大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污染防治,实施秸秆综合利用率,避免了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目前全市已规划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15万亩,大姜、花生、苹果等产品还取得无公害食品及绿色食品认证。
在旅游业发展方面,这里重点是立足推行生态自然景观观摩。按“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亮点带动、文化升华、全面提高”理念及方法,坚持资源开发与特色保护并重,依托山海相映的自然优势,突出乳山的生态特色,大力发展以生态游为主的山海景观建设,实现了开发与保护的双赢共进。倡导爱护环境,提供相应环保设施,方便旅游者在不损害生态系统或地域文化的情况下,访问了解、鉴赏感受乳山的自然风光及地域文化。
良好的环境保护,促进了优良的生态循环;优良的生态循环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乳山在全国经济百强中的位次不断前移,由2004年的96位上升到2006年的54位。生态即资本,生态即效益,在乳山已成人们的共识;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12、位次前移不停步,奋力赶超攀新高。富有喜山乐水情怀、富有勤劳淳朴民风、富有友善好客传统、富有与时俱精神、富有超前赶强意识的乳山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正昂首阔步,迈向美好的新明天!
注:为乳山人民政府出品的生态城市建设纪实片撰写的解说词,在拍摄过程中,后半部分市政府办公室、市环保局有所改动,本片于二00六年十一月摄制完成。